知識社群登入
【專欄論述】說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街友廚師
by 網站管理, 2016-10-31 18:29, 人氣(1211)

說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街友廚師

 台灣全家便利商店品牌溝通經理              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鄭諭文                                                                                               趙佩玉                              

            《兒子的大玩偶》,是台灣鄉土作家黃春明的代表作品之一。黃春明在作品中運用寫實手法,溶入悲天憫人的胸懷,專為社會上的小人物發聲。環顧周遭這些無所不在的小人物,其實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為何被形容是微小弱勢的一群人,又總是為生活而努力掙扎著,那麼地委屈、卑微、渺小,再環視周遭一次,他們就像我們大多數人。這些最貼近人們、最平凡無奇的瑣事,如何會成為「微小弱勢」呢原來是因為我們平常不會注意、不曾關心、不願承認那些細微處,那些陰暗處,那些就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以及我們關心的人。

 

從最早的〈清道夫的孩子〉一文,到《兒子的大玩偶》一書,以及晚年發表的<帶父親回家>一詩,黃春明筆下的小人物似乎也總是圍繞著「父親」這個角色,尤其是承擔家庭經濟主力的父職輩們,在台灣社會轉型過程中,遭受現代文明對鄉土人物的殘酷與無情逼迫時他們是如何走過那段陰暗的日子黃春明在不斷強調著鄉土小人物悲劇命運的同時,仍然維護著人性的尊嚴,所以,看他的作品時雖有悲情卻呈現出堅強、樂觀的精神與生命力,以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方式帶出對生命的希望,展現卑微又尊嚴的人生百態。這些小人物都有一項共通性也許生活窘迫、遭遇坎坷,可是仍然有韌性地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挑戰。台灣總是不缺乏這一類小人物,這讓我想到最近遇見的張廚師。

 

遇見張廚師,是在基金會舉辦的寒冬歲末餐會上,所謂「餐會並不是想像中辦桌的熱鬧場面,而是在一張張長條會議桌上,擺放著一個個大型塑膠袋,塑膠袋裡裝著各式各樣善心人士捐助的生活物資。排著長龍魚貫前來領取物資的人,便是基金會關注的街友們,也稱遊民。 張廚師蓬頭垢面地藏身在眾多街友中,直到來到發放現場,他一抬頭、開口說話,有一點孰悉但不敢確定他就是那個曾經躋身五星級餐廳的大主廚,拉到旁邊聽他細說從頭之後,更是一段讓人不勝唏噓的故事。

 

「為了鍛鍊廚藝、為了爭取主廚、為了打拼事業、更為了掙錢養家,從當學生就開始專心學習和事業,這麼努力都為了希望有一天能在餐飲界闖出一點讓家人驕傲的成績,沒想到卻完全忽略了關心妻兒、也沒有經營過家人關係,結果老婆離開了、孩子長大也疏遠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又碰到台灣經濟蕭條的大災難,飯店一間間倒閉、大廚一個個失業無處去,命運已經來到下坡路上,一切已不復當年風光。現在回頭看這一路,我從不曾想過會有今天的下場,唉……」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便陷入沉思,一副懊惱的神情,直叫人不忍又無言。

 

談起遊走街頭的日子,他總是睡在火車站地下道裡,偶而窩在巷弄騎樓下,跟著許多失業、失戀、失意、失去家人的,成為人們口中的「街友」、社會大眾眼中的「遊民」。轉眼間,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十年了,剛開始還會躲躲藏藏、避開人們的眼光,遇見熟人就轉過頭假裝不認識,也曾想像回家團聚、東山再起的一天,但是,家在哪裡家人又在哪裡呢張廚師懊惱的神情讓人忍不住想著是否可能有一條回家的路,這條路又要從哪裡開始邁出第一步呢

 

基金會得知張廚師的專長後,詢問他是否願意幫忙煮熱食,協助以後的發放工作。張廚師猶豫著,口中喃喃說道:「我很久沒有用菜刀了,不曉得還記得嗎?接下來的定期聚餐便增加了熱食供應,剛開始由基金會提供食材,張廚師總是能利用有限的材料烹調出美味又暖胃的佳餚,後來,街友們也會提出建議菜單,由張廚師負責掌廚。張廚師果真寶刀未老,重新拿起鍋鏟的神情也變得不一樣了。

 

有一天,社工師問張廚師願不願意去餐廳當廚師,「小餐廳薪水不高,但是供吃供住。張廚師猶豫了很久,終於在基金會和街友們的鼓勵之下,前往應徵並且成功被錄取,現在張廚師又恢復成一個廚師了,至於回家的路呢?

 

黃春明曾經自述在他初中時,由於不堪後母虐待而隻身離家,他偷偷爬進了一輛貨車,想搭便車從宜蘭逃往台北,不料被一位搬運工人發現,那人並沒有大聲斥責,反而拋了一條麻袋給他,要他睡在裡面,回憶這件事,黃春明說:「我那天晚上享受了前所未有的溫暖,也就是從那晚起瞭解了憐憫弱小的重要。

 

當我們閱讀黃春明的作品時,也要試著理解他深入社會、寫實敘寫、傾聽市井小民心聲的動機,同時更向他學習他如何去體會小人物的心情、感受那些令人辛酸的滋味。並且嘗試在閱讀並理解小人物的心情故事之後,能夠適時伸出援手,當一個溫暖的人,做人家的貴人。相信這正是黃春明創作小說的目的。

 

晚年的黃春明心目中的小人物應該就是他的父親了,在他第一次寫的詩作〈帶父親回家〉中,他這樣說道:

 

替老人家扣了安全帶,他沒說太緊

我們深深潛入月光,開車沿著濱海

我是鮭魚

骨灰罈子裡的父親,他也是鮭魚

我們一道遊向宜蘭老家歸去

每遇到大轉彎就覺得父親要離我而去

我側頭看看他

父親的回眸是大理石罈蓋濺過來的月光

銀色的世界風景連綿

這是我的世界,在公雞未啼的凌晨

更像是父親的世界

而此刻正是我們父子共處對話……摘錄自〈帶父親回家  黃春明〉

 

不論是大人物、小人物,人生最終的願望應該都是能夠有自己的家、回家、在溫暖的家裏、和家人在一起。希望人人都能如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