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蕭文沛, 2010-09-26 10:31, 人氣(9177)
使用 PowerCam 讓數位教材製作與分享的門檻大幅降低,以至於許多的應用模式變為可行。

以上課為例,老師可以在不改變簡報的使用習慣下,
將上課內容同步錄影成高品質、低頻寬的數位教材;

以上課為例,老師可以在不改變簡報的使用習慣下,

將上課內容同步錄影成高品質、低頻寬的數位教材;
並將教材在單一步驟中,上傳到我們開發的網站進行管理與分享。
這麼做不僅可以協助學生複習艱深的學習內容外,
更能同時累積教學資源,讓日後的教學更豐富、更靈活!
更能同時累積教學資源,讓日後的教學更豐富、更靈活!
目前台北醫學大學已有相當比例的課程採用上課同步錄影,
除了有極佳的成效外,
更因此改變醫學院多年來老師、學生的教學與學習模式。
除了有極佳的成效外,
更因此改變醫學院多年來老師、學生的教學與學習模式。
同樣的,這樣的模式也可以應用在企業上;
若能結合既有的實體教育訓練,
在面授簡報時透過 PowerCam 同步錄影將講解上傳至分享平台,
除了可以節省製作及更新教材的時間,也可以讓內部員工反覆的學習,
如此一來不但能大幅減少內部訓練的成本,也能減輕 HR 人員的負擔。
若能結合既有的實體教育訓練,
在面授簡報時透過 PowerCam 同步錄影將講解上傳至分享平台,
除了可以節省製作及更新教材的時間,也可以讓內部員工反覆的學習,
如此一來不但能大幅減少內部訓練的成本,也能減輕 HR 人員的負擔。
相關範例:
1. 信號與系統 - Signals and Systems (台灣大學 連豐力教授)
2. Web System Design (東華大學 蘇德宙教授)
by 蕭文沛, 2010-09-24 11:20, 人氣(5030)
其實數位教材的製作不一定要由老師負責,如果透過學生交作業或報告的方式,
不僅可以迅速累積高品質的數位教材,且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可說是一舉數得。

1. 學生必須真正的了解,比抄作業的效果還好
2. 訓練學生簡報的能力

參考做法如圖:

1. 選題目 (學期初)
可依課程需求由學生自行選擇或老師指定,如果同學依興趣選擇題目,則內容通常都會非常生動有趣。
若老師指定,則比較容易有系統的累積教學資源,因為可以依課程的需要指定作業
可依課程需求由學生自行選擇或老師指定,如果同學依興趣選擇題目,則內容通常都會非常生動有趣。
若老師指定,則比較容易有系統的累積教學資源,因為可以依課程的需要指定作業
2. 交作業 (學期中)
建議一定要讓同學上台報告,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與報告的能力
建議一定要讓同學上台報告,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與報告的能力

a. 分組: 兩三個人一組,因為彼此可以討論,透過團隊共同完成,不僅品質可以提升,也可以培養同學間的感情。
b. 事先用 PowerCam 錄影: 因為錄影過程中很容易發現內容的不足並做修正,可以達到更好的品質,
真正上課時則播放之前錄好的內容或重新現場報告。
b. 事先用 PowerCam 錄影: 因為錄影過程中很容易發現內容的不足並做修正,可以達到更好的品質,
真正上課時則播放之前錄好的內容或重新現場報告。
3. 互動、討論 (學期中)
可以請同學針對內容、投影片的設計等作討論,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提問與回應的能力
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 try and error,然後再適時地引導。

一般而言學生不會主動討論,老師可以強迫的方式,例如,不討論就當掉 ... 等威脅,當然,也可以用鼓勵的方式,
例如挑出好的作業當作觀摩 (課程/學習地圖) 或 開放推薦 的方式來提升好作業的曝光度。
可以請同學針對內容、投影片的設計等作討論,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提問與回應的能力
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 try and error,然後再適時地引導。

一般而言學生不會主動討論,老師可以強迫的方式,例如,不討論就當掉 ... 等威脅,當然,也可以用鼓勵的方式,
例如挑出好的作業當作觀摩 (課程/學習地圖) 或 開放推薦 的方式來提升好作業的曝光度。
4. 整理並重新報告 (學期末)
學生可以參考討論的內容,修正投影片並重新報告,過程不僅學生可以再次省思之前的內容,
透過再次的整理報告,可以更了解整堂課的重點 (這與給題目有關)。
雖然過程中好的教材可能有限,但由於每次課程與作業性質差異不大,
透過所累積的經驗,將可整理出高品質的教學資源。
透過再次的整理報告,可以更了解整堂課的重點 (這與給題目有關)。
雖然過程中好的教材可能有限,但由於每次課程與作業性質差異不大,
透過所累積的經驗,將可整理出高品質的教學資源。
相關範例:
成大 虛擬實境與多媒體研究室
(註: 觀看影片前請先執行附加元件 PowerCam player)
(註: 觀看影片前請先執行附加元件 PowerCam player)
by 蕭文沛, 2010-09-26 10:39, 人氣(4001)
A. 以讀書會、教學、溝通等方式累積研究資源

老師對於每堂課程都會用心地開立教科書之外的重要參考書目,卻常因為上課時間不足或學生的惰性而成效不彰。

此外,您也可以將論文的原始檔案(如 pdf)或相關附件一併整理上網 (可做全文檢索);除了讓研究資料更完整外,
同時也帶來以下的好處:

老師對於每堂課程都會用心地開立教科書之外的重要參考書目,卻常因為上課時間不足或學生的惰性而成效不彰。
若能將參考書目分章節,並利用每次上課後留下 20 分鐘,讓學生分組報告 (用 PowerCam 錄製下來),
老師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有系統的讓全班讀完整本參考書。
學生為了準備報告,不僅要吸收書本內的知識,認真的同學也會搜集一些相關資料來豐富報告內容;
這樣做不但能確實達到 "參考" 的效果,錄製完的講解也能豐富老師未來的教學資源。
老師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有系統的讓全班讀完整本參考書。
學生為了準備報告,不僅要吸收書本內的知識,認真的同學也會搜集一些相關資料來豐富報告內容;
這樣做不但能確實達到 "參考" 的效果,錄製完的講解也能豐富老師未來的教學資源。
B. 以 Meeting 報告錄影方式累積研究資源


幾乎所有的研究團隊裡都有研讀論文並報告、討論的活動,但報告完後通常只能留下 PPT 檔案,
過程中最重要的講解卻無法保存...,常造成日後參考資料時的不便。
過程中最重要的講解卻無法保存...,常造成日後參考資料時的不便。
由於 PowerCam 可以在完全不需要改變 PowerPoint 的簡報習慣下,將講解的過程錄影並製作成高品質的數位教材
(包括演講者影像、聲音、講解畫面、滑鼠游標等) 而且可以輕鬆地使用 PowerCam 將教材上傳到網站 (包括講解內
容、描述資料等)。
(包括演講者影像、聲音、講解畫面、滑鼠游標等) 而且可以輕鬆地使用 PowerCam 將教材上傳到網站 (包括講解內
容、描述資料等)。

此外,您也可以將論文的原始檔案(如 pdf)或相關附件一併整理上網 (可做全文檢索);除了讓研究資料更完整外,
同時也帶來以下的好處:
1. 論文報告有時無法一聽就懂,對認真的研究生而言,可以隨時重複閱讀相關內容
2. 知識累積後可重新整理,例如,為建立基礎的知識給實驗室的新進人員
3. 聽過報告後忘了細節,甚至忘了主題 ...,可以透過管理系統搜尋相關資料
2. 知識累積後可重新整理,例如,為建立基礎的知識給實驗室的新進人員
3. 聽過報告後忘了細節,甚至忘了主題 ...,可以透過管理系統搜尋相關資料
以下是一些實驗室的參考作法與展示,希望可以透過具體的步驟,協助您做研究知識的管理。
方法一: 學生報告同步錄影
進入門檻最低,只要報告前先檢查音量,按下紅色錄影鈕,完成後上傳檔案就完成了!
在此模式下報告的品質似乎有待加強(如討論的過程與雜音),但卻可以留下重要的論文資料 (如 PPT 與講解)
對日後參考與整理相當有幫助。
在此模式下報告的品質似乎有待加強(如討論的過程與雜音),但卻可以留下重要的論文資料 (如 PPT 與講解)
對日後參考與整理相當有幫助。
方法二: 預先錄影,並於 meeting 時播放與提問
由於學生必須在 meeting 前將報告預先錄影,通常的報告品質都會比較好,因為事先錄影,
但學生必須非常了解報告的內容才能流暢地講出來,而不是現場就可以打混過去...當然,學生所花的時間會比較多
這種模式除了可以讓學生研讀與報告論文的能力更扎實,更能夠確保內容的品質。
方法三: 預先錄影、討論,修飾後現場報告
除了要求同學預先錄影之外,其他人也必須參與討論,meeting 時再依據討論的意見重新整理並報告;
為了確保參與的人可以更有效地吸收論文的精華,指導教授要確實要求在正式報告之前,
同學必須預先錄影、研讀、提問、回應... 等,以確保品質;
而在課堂上討論、整理思緒之後,同學必須就修改後的內容當場報告,
這種模式的運用是最有效累積研究資源的方式之ㄧ。
為了確保參與的人可以更有效地吸收論文的精華,指導教授要確實要求在正式報告之前,
同學必須預先錄影、研讀、提問、回應... 等,以確保品質;
而在課堂上討論、整理思緒之後,同學必須就修改後的內容當場報告,
這種模式的運用是最有效累積研究資源的方式之ㄧ。
因為透過預先錄影,報告的人可以更了解論文的內容;
而透過線上或實體課程中討論,聽眾有足夠的時間閱讀、思考與提問,
報告的人則可以透過回應來對講解內容有更深入的省思,並做適當的修飾與整理,
以至於在正式報告時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常常切中要害且相當精闢,可以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而透過線上或實體課程中討論,聽眾有足夠的時間閱讀、思考與提問,
報告的人則可以透過回應來對講解內容有更深入的省思,並做適當的修飾與整理,
以至於在正式報告時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常常切中要害且相當精闢,可以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另外,透過論文報告的錄影,對認真的研究生是相當有幫助的。
因為許多研究生 meeting 時所能吸收的畢竟有限;
因為許多研究生 meeting 時所能吸收的畢竟有限;
透過錄影後教材再次詳讀、複習,
事後需要相關資料時也可以透過搜尋等方式隨時參考 (如寫論文或國科會計畫時),
事後需要相關資料時也可以透過搜尋等方式隨時參考 (如寫論文或國科會計畫時),
by 蕭文沛, 2010-09-27 00:04, 人氣(5415)
在資訊變化快速的今天,許多推動 e-learning 的單位都面臨到教材來源問題。到底要委外還是自製?
委外雖然有一些好處,但卻有以下缺點:
1. 成本太高
2. 時間太久
3. 委外單位通常缺乏部門內的 know-how,雖然呈現的方式可以很精緻,但內容卻很難真正符合部門內的需求;
當然,自製教材也面臨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如講師的負擔、教材品質 ... 等
委外雖然有一些好處,但卻有以下缺點:
1. 成本太高
2. 時間太久
3. 委外單位通常缺乏部門內的 know-how,雖然呈現的方式可以很精緻,但內容卻很難真正符合部門內的需求;
當然,自製教材也面臨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如講師的負擔、教材品質 ... 等
以新人訓練為例,若您打算要求同仁直接產出線上教材,建議您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可以大幅降低這些問題的發生

步驟說明如下:
1. 安排實體訓練
邀請受訓的學員參與,由於這是既有的習慣與方式,將可避免面對電腦錄製教材的難度 (如 NG、拖時間、
品質不滿意 ...等問題),也同時達到實質訓練的目的 (相同內容第二次以後就可完全改成線上的模式)。
邀請受訓的學員參與,由於這是既有的習慣與方式,將可避免面對電腦錄製教材的難度 (如 NG、拖時間、
品質不滿意 ...等問題),也同時達到實質訓練的目的 (相同內容第二次以後就可完全改成線上的模式)。
2. 同步錄影
上課的同時用 PowerCam 錄影過程;結束後立即上傳。
上課的同時用 PowerCam 錄影過程;結束後立即上傳。
3. 線上 Q&A
要求受訓學員透過線上針對內容至少提出一個問題。這個步驟相當重要,
除了可以讓學員對訓練內容有更深度的了解之外,也可以當作講師修飾教材或編輯 FAQ or SOP 的參考。
要求受訓學員透過線上針對內容至少提出一個問題。這個步驟相當重要,
除了可以讓學員對訓練內容有更深度的了解之外,也可以當作講師修飾教材或編輯 FAQ or SOP 的參考。
4. 回應與修飾教材
講師或學員舊問題回應,講師則視需要修改講解的內容 (可針對某些頁面重新講解),
當然也可以透過編輯 FAQ or SOP 的方式處理。
講師或學員舊問題回應,講師則視需要修改講解的內容 (可針對某些頁面重新講解),
當然也可以透過編輯 FAQ or SOP 的方式處理。
如果以上的 4 個步驟有確實執行,則下次就可以將相同的訓練內容直接改成線上課程,並重複步驟 3-4,
反覆修飾教材與加強 FAQ or SOP 內容的撰寫,當然,為了鼓勵講師有意願完成第四個步驟,
可以給予一些更具體的獎勵,如票選最佳講師、發放實質的禮卷等。
以上方式與過去直接面對電腦錄製教材的差異在於...
1. 可迅速累積教材 (講的好不好都必須上網,站在事後參考、輔助的角色,內容還是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2. 透過 Q&A 的方式,加強學習效果與作為教材修飾的參考
3. 減少面對電腦錄影時的困擾,如 NG
而我們除了提供 PowerCam 來協助您製作數位教材外,
在後續更開發了訓練管理系統 (iTMS),以完美地整合 PowerCam 教材,
並結合線上、面授課程、測驗、問卷、訓練統計報表等機制
讓您能輕鬆地建立公司內部的教育訓練平台,並讓訓練能事半功倍。
想更加了解這個功能豐富的訓練管理平台嗎?
請連線到 http://sites.xms.com.tw/site/itms 或來電 (02) 2647-7104,
我們將會為您做進一步的介紹,謝謝。
可以給予一些更具體的獎勵,如票選最佳講師、發放實質的禮卷等。
以上方式與過去直接面對電腦錄製教材的差異在於...
1. 可迅速累積教材 (講的好不好都必須上網,站在事後參考、輔助的角色,內容還是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2. 透過 Q&A 的方式,加強學習效果與作為教材修飾的參考
3. 減少面對電腦錄影時的困擾,如 NG
而我們除了提供 PowerCam 來協助您製作數位教材外,
在後續更開發了訓練管理系統 (iTMS),以完美地整合 PowerCam 教材,
並結合線上、面授課程、測驗、問卷、訓練統計報表等機制
讓您能輕鬆地建立公司內部的教育訓練平台,並讓訓練能事半功倍。
想更加了解這個功能豐富的訓練管理平台嗎?
請連線到 http://sites.xms.com.tw/site/itms 或來電 (02) 2647-7104,
我們將會為您做進一步的介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