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累積教學、研究資源
by 蕭文沛, 2010-09-26 10:39, 人氣(4000)
A. 以讀書會、教學、溝通等方式累積研究資源

    老師對於每堂課程都會用心地開立教科書之外的重要參考書目,卻常因為上課時間不足或學生的惰性而成效不彰。
    若能將參考書目分章節,並利用每次上課後留下 20 分鐘,讓學生分組報告 (用 PowerCam 錄製下來),
    老師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有系統的讓全班讀完整本參考書。
    學生為了準備報告,不僅要吸收書本內的知識,認真的同學也會搜集一些相關資料來豐富報告內容;
    這樣做不但能確實達到 "參考" 的效果,錄製完的講解也能豐富老師未來的教學資源。

B. 以 Meeting 報告錄影方式累積研究資源
   幾乎所有的研究團隊裡都有研讀論文並報告、討論的活動,但報告完後通常只能留下 PPT 檔案,
   過程中最重要的講解卻無法保存...,常造成日後參考資料時的不便。
 
   由於 PowerCam 可以在完全不需要改變 PowerPoint 的簡報習慣下,將講解的過程錄影並製作成高品質的數位教材
   (包括演講者影像、聲音、講解畫面、滑鼠游標等) 而且可以輕鬆地使用 PowerCam 將教材上傳到網站 (包括講解內
   容、描述資料等)。
   
   此外,您也可以將論文的原始檔案(如 pdf)或相關附件一併整理上網 (可做全文檢索);除了讓研究資料更完整外,
   同時也帶來以下的好處:
 
   1. 論文報告有時無法一聽就懂,對認真的研究生而言,可以隨時重複閱讀相關內容
   2. 知識累積後可重新整理,例如,為建立基礎的知識給實驗室的新進人員
   3. 聽過報告後忘了細節,甚至忘了主題 ...,可以透過管理系統搜尋相關資料
 
   以下是一些實驗室的參考作法與展示,希望可以透過具體的步驟,協助您做研究知識的管理。
 
   方法一: 學生報告同步錄影
   進入門檻最低,只要報告前先檢查音量,按下紅色錄影鈕,完成後上傳檔案就完成了!
   在此模式下報告的品質似乎有待加強(如討論的過程與雜音),但卻可以留下重要的論文資料 (如 PPT 與講解)
   對日後參考與整理相當有幫助。
 
   方法二: 預先錄影,並於 meeting 時播放與提問
   由於學生必須在 meeting 前將報告預先錄影,通常的報告品質都會比較好,因為事先錄影,
   但學生必須非常了解報告的內容才能流暢地講出來,而不是現場就可以打混過去...當然,學生所花的時間會比較多
   這種模式除了可以讓學生研讀與報告論文的能力更扎實,更能夠確保內容的品質。
 
   方法三: 預先錄影、討論,修飾後現場報告
   除了要求同學預先錄影之外,其他人也必須參與討論,meeting 時再依據討論的意見重新整理並報告;
   為了確保參與的人可以更有效地吸收論文的精華,指導教授要確實要求在正式報告之前,
   同學必須預先錄影、研讀、提問、回應... 等,以確保品質;
   而在課堂上討論、整理思緒之後,同學必須就修改後的內容當場報告,
   這種模式的運用是最有效累積研究資源的方式之ㄧ。
 
因為透過預先錄影,報告的人可以更了解論文的內容;
而透過線上或實體課程中討論,聽眾有足夠的時間閱讀、思考與提問,
報告的人則可以透過回應來對講解內容有更深入的省思,並做適當的修飾與整理,
以至於在正式報告時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常常切中要害且相當精闢,可以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另外,透過論文報告的錄影,對認真的研究生是相當有幫助的。
因為許多研究生 meeting 時所能吸收的畢竟有限;
透過錄影後教材再次詳讀、複習,
事後需要相關資料時也可以透過搜尋等方式隨時參考 (
如寫論文或國科會計畫時),
所以使用 PowerCam 來累積教學、研究資源,可說是事半功倍,一舉多得!

相關範例:
1. 清華大學資訊通訊實驗室
2. 資策會 TCP / IP 課程
3. 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