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一、現代學生還閱讀嗎

 

    根據研考會102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大學生(15~19歲及20~29歲兩個級距)使用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參與「學習活動」遠遠低(不及)於「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參見附錄一);換言之,在第一線教學現場所看到的現象是,當學生在教室裡熱情忘我地滑著手機時,其實多半都在淘寶、打怪、傳line、即時通訊,而非線上閱讀與學習。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網路盛行造成現在青少年使用的語言過於網路化,整體閱讀能力退步的影響,許多青少年無法閱讀較長的句子。

 

二、閱讀的後現代意義

 

    我們看到的是「閱讀、思考、書寫(創作)」為人類心智的整體運作當閱讀文字載具與形式從紙本到影像、從書籍到網路可能創造出新網路世代閱讀零星化、思考片斷化、書寫跳躍化、理解表面化、詮釋單一化的現象

    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說道「作者之死」時,意謂著文本的詮釋權已交給讀者,「原型」並未消失,只是讀者由「閱讀」進行著「詮釋/想像」行動;與其說網路改變了閱讀的習慣,不如說網路降低了閱讀的時間,造成「讀者之死」。但是當我們說道「讀者之死」時,「原型」讓位給「擬像」與「仿真」(由文字文本跨界轉換成的各種影像、遊戲等符碼文本),讀者以擬像、仿真、符碼為「原型」,「閱讀已經變成另一種消費遊戲」。

    網路解構(解放)了「原型」的可能限制,創造多元的文本形式,帶動了新型態的「閱讀、思考、書寫(創作)」心智作用,也改變著代際之間觀看世界(事物)的方式與視域,但是這種「霸權工具」也極可能讓我們的心靈,久而久之、理所當然地被禁錮(規訓)在另一種牢籠之中。

 

三、重返孕育創新的動力

 

    有沒有可能?我們仍然依循著閱讀文字載具與形式改變的同時,在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所謂的「冷、熱媒介」之間,也在「原型」、「擬像」與「仿真」之間找到連繫的方法;返回「原型」的同時也重新看待「擬像」與「仿真」,讓我們既可以零星化、片斷化、跳躍化、表面化、單一化,也可以整體化、系統化、邏輯化、具像化、多元化。純粹的簡單即是所有複雜的開始,從最初的單純中尋找孕育所有複雜的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