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是威廉•高丁發表於1954年的寓言體小說。小說講述了一群被困在荒島上的兒童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如何建立起一個脆弱的文明體系。最終由於人類內心的黑暗面導致這個文明體系無可避免地被野蠻與暴力所代替。主題是備受爭議的人性,個體權益與集體利益的衝突,是當代英文小說中的經典。威廉•高丁也為此獲得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罪惡的根源在人性的本質,並不在於社會或環境的缺陷。這正是一九八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 1911~1993),在他最負盛名的小說《蒼蠅王》(TheLord of Flies, 1954),所要表達的主題。
《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是威廉•高丁發表於1954年的寓言體小說。小說講述了一群被困在荒島上的兒童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如何建立起一個脆弱的文明體系。最終由於人類內心的黑暗面導致這個文明體系無可避免地被野蠻與暴力所代替。主題是備受爭議的人性,個體權益與集體利益的衝突,是當代英文小說中的經典。威廉•高丁也為此獲得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罪惡的根源在人性的本質,並不在於社會或環境的缺陷。這正是一九八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 1911~1993),在他最負盛名的小說《蒼蠅王》(TheLord of Flies, 1954),所要表達的主題。
高汀在公開答詢時說:
全書的主題嘗試把人類社會的缺陷,溯源到人性的缺陷。其寓意無非是說,社會的型態維繫於個人的道德性,而不是任何的政治制度,無論這個制度多麼合理或多麼受人尊崇。
高汀將全體角色設定在小學階段,因為這個年齡層最少受到社會污染,在一次訪談中他說:
孩童是那樣無助和脆弱,因此他們可能對同伴作出最恐怖的惡行。脆弱的事實,再加上對自己的本性無知--雙胞胎會將同在母親胸前的兄弟推開,無法瞭解他們在傷害自己,不能明白這樣的舉動違反社會的規範--這是無知。我們卻當作天真。我就犯這樣的錯。我相信罪惡的根源,早就烙在孩童身上,一旦有機會外顯,它所表現的就是自私;當然,原罪和自私,是兩個可換用的詞。
對於《蒼蠅王》的結尾,高汀曾這樣註解:
末尾成人的出現顯得嚴肅而有作為。但在現實生活中,成人與陷在荒島孩子的象徵性生活,卻有著同樣的罪惡。那個軍官在阻止了一次獵人頭的狩獵之後,打算用巡洋艦把孩子從荒島帶走,但是那艘巡洋艦不久便要以同樣仇恨深遠的方式去追逐敵人,誰又能拯救那成年人和他的戰艦呢?
在一次訪談中高汀指出:「拉爾佛應為西蒙哭泣,而不是為小豬哭泣。」只是,已經喪失性靈的世人,像拉爾佛一樣,再無法擁有西蒙對人性的透視。
作為一個更正教信徒,高汀認為人類最大的悲哀,不僅是天真的失喪,更是信仰和上帝的失落。當上帝在個人的生命和生活中,未曾佔有一席之地,這是最大的不幸。
因此,我們在《蒼蠅王》找不到救贖。小說裡西蒙的死,沒有意義,未能帶來任何的改變和影響,或許,如一位評論家所說,高汀藉此表達:「救贖無法由內部達成,救贖只能從外界而來」。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402140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