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協同教學的多元模式

蕭慧媛

  上個學期參與邵承芬老師「歷史人物分析」課程的協同教學,協同主題是「譜出台灣心聲的鄧雨賢」對我而言真是一大挑戰。原本以為就是像以前一樣,把收集的資料、整理為文本或教材檔案,送出、上網。然後上課時間到,將自己花費心思整理的教材,盡可能以生動方式呈現即可。

  但這次不同,從決定課程人物對象開始,到收集資料、閱讀、整理、彙整,最後完成文本,但這些都只是先備的工作,接著開始與邵老師展開漫長的討論。我們用E-mail、電話或當面不停地就雙方所提出的問題、問題意識、課程形態、學生反應等等,反覆討論。憑良心說,邵老師花了多少心思我不太清楚,但在討論的過程中讓我有點頭皮發麻,不就是一場協同教學嗎?!

  我以前也參與及主持過協同教學,因為沒有經驗,也沒有真正體會「協同教學是由兩位(或兩位以上)教學人員,共同組成一個教學團(Teaching Team),發揮各人所長,共同合作計畫,應用各種教學媒體、合作學習,並經由各種不同方式去指導兩個或更多班級的學生,隨時對有不同需求的學生給予學習上的幫助。」真正涵義與做法。只是就某個課程邀請相關領域、學有專長的老師參與協同,過程中只能就課程主旨,請協同老師以其專長上課,而本身因為投入少也無法多做參與,甚至不太好意思、也無法要求協同老師配合主旨,對教學、教法作更適合學生需求的調整,只能做到由「兩位(或兩位以上)教學人員,共同組成一個教學團(Teaching Team),發揮各人所長,共同合作計畫」。美其名全程由協同老師主持,偏向重視協同老師的專長,至於協同老師會給學生什麼?學生的需求、興趣是什麼?可能的接受程度為何,老實說雖不是忽略,但確實掌握不多,至於如何提升、提升多少則無法評定。當然課程結束我們也做評量、也做問卷,教學成效則每每因為學生參與程度不高,覺得換個老師分享自己的專長也不錯。事後自我檢討總覺得若有所失,覺得意猶未盡。但當時自己對協同教學的意義了解太少,不知如何請求系上老師支持,沒能發揮協同教學的特色和精神,克服實際問題,達到教師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學習型態創新的目的,因此,雖然課程如期結束,但總覺遺憾。

  這次的協同經驗;在與邵老師就課程主題、問題意識的探討、不同教學方式的嘗試、老師學生如何互動過程中,我們兩人不斷的反覆討論,最後我們決定呈現的方式是一問一答,由老師提出各種問題請同學分享其經驗、或從回應同學觀點中,盡量讓互動沿續。協同教學從兩位老師面對面站立改為坐下對談,也嘗試將上課地點從一般教室轉到視聽教室,讓學生從認識「文本的鄧雨賢」到「音樂的鄧雨賢」,甚至請同學回味自己的歌等等,整個過程豈止是「用心」而已。

  這些陳述不只是要談協同過程中的辛苦,而是要說透過這次協同教學與邵教師互動的過程與經驗中,讓我慢慢了解課程小組的用心,知道他們不只是想改變傳統的教學,也不只要的「是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的教師所構成」的協同教學。而是希望從文本到教學方式、教學環境的改變,將課程做到更多元、更豐富、更活潑,能給同學不同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有更大的助益。而我自己則是在這個經驗中學習到自己的不足,也很慶幸能夠貢獻自己所長且獲得某些成就,更從互動、建議與學習中獲益良多。

  當然協同教學是一種正確的教學方向和趨勢,但也有一定的困難,因為任何一種教學法之推行,有賴各方面條件的配合外,如何建立成員正確的觀念、開放學習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以我個人而言,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能夠給同學更豐富、多元的學習是我的期待,而參加協同教學就是希望可以從合作教學的精神改變教學型態中學習,期待有一天自己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輕鬆的情境下去作生動、活潑、有趣的學習活動,以培養其健全的人格。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