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成語有哪些呢?
1樓
Dear同學們!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許多的傳奇,因而也產生了不少的成語,例如劉備聘請諸葛亮的過程,太有誠意了,所以有一句成語就是在說明這個經過,答案在下面:

  三顧茅廬

  如果有朝一日,有那位企業主在您還沒畢業,就到學校來邀請您至他的企業上班,您也會名垂千古呢?

  所以,重點是。。。。

  我們必須先累積實力,別人才會對我們如此禮遇,不是嗎?

  加油了,各位!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接力,說出還有那些成語呢?
2樓
吳下阿蒙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後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
3樓
回應盛盟!

  的確是個好成語,且將出處都載明,足可為同學們的典範。很高興您在大學二年的學習歲月中,早已非吳下阿蒙。

  各位同學們加油,快快上站來展現大家的實力!

                                承芬老師

  
4樓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的意思是口渴時想着很快便可吃到酸酸的梅子,唾液便不自覺地流出來,人就不那麼渴了。這句成語是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曹操
5樓
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6樓
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學問高.文採好。
7樓
  葉涵的望梅止渴成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郁雯的如魚得水,則在43回中有出現,請連結本網頁http://sites.xms.com.tw/board.php?courseID=265&f=doclist&folderID=2277。

  子葳的才高八斗語出晉朝詩人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十斗),曹子建(曹植)獨佔八斗。(才高八斗)」,希望各位畢業後在職場上,都能被稱許為才高八斗。

8樓
鞠躬盡瘁: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是在形容諸葛亮)
9樓
鞠躬盡瘁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說:「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小心謹慎的為國出力,直到死為止,至於事業的成敗好壞,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事先預料的。

  但良禽擇木而棲!沒有必要一直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如果知己者是個無能者,他得到了你的幫助,使他具備了與其他大能者爭上一爭的能力,最後苦的只會是老百姓,使老百姓活在連年的戰火中,並與出征的親人天人永隔。

  知己者難尋?為何需要知己者?不就是想展現自己的才能,為社會大眾盡自己一份心力?
運用自己的才能,使這場仗打得更久,最後苦的還是老百姓!
想想毛澤東是怎麼贏的!為人民著想才是贏家!如果可以運用自己的才能使這場戰早早結束,並輔佐大能者為人名服務。知己者.....呿....!!!


10樓
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11樓
回應仕典!

  有見解,但,如果打著為人民著想的旗幟,而遂一己之私,最後,苦的仍是老百姓,大陸上幾十年的文革,造成老百姓的苦難,也不可不慎思呀!

  在現今的時代,的確守著一個企業,還不如轉戰其它的戰場,但,為人處事應守的道義還是要有的,例如:當我們擇木而棲時,不可以背信忘義,人,還是應該要飲水思源,這個社會才不會太過功利,您認為呢?

  最後的結語不太雅,我刪去了,畢竟這是個學術的園地,情緒的字眼我們就省略了吧!
12樓
回應雪惠!

  語出《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敘京都下>記載:「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歎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形容地勢宏偉險要。
  另,《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陽宮鐵樹鎮妖>記載:「有地名曰西山,龍盤虎踞,水繞山環,當出異人。」
  亦作「龍蟠虎踞」、「虎踞龍盤」、「虎踞龍蟠」。
轉引自http://mywoodic.appspot.com/dic/dic?id=994。
13樓
一身是膽(趙雲):形容一個人很有膽識
14樓
回應崇德!

  觀察力不錯,但可否知曉,為何趙雲稱得上一身是膽,把他的事蹟說一下吧!
15樓
割鬚袍(曹操):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跑
16樓
回應王翌!

  語出《三國演義》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鬚棄袍。

  可點閱下列網址觀看全文。http://cls.hs.yzu.edu.tw/san/bin/body.asp?CHNO=058。

17樓
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18樓
回應亦杰!

  後患無窮指的並非劉備一人,在《三國演義》中有好幾處都有必為後患之用詞,例如夏侯惇說劉備;曹丕說曹植,請參見下列網址中的資料。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29^1743276810^22^^^1@@606786277。

  另外在正史中最早記載必為後患的是在《三國志‧武帝本紀》中記載:『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請參見下列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29^1743276810^22^^^2@@997099244。
  
19樓
不出所料:

讒言之可怕處,就是傳播者並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哪怕是一丁點。

三十一回    :   逢紀因譖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
20樓

 七步成詩  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

《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聞之,潸然淚下。  

21樓
回應東霖及宬博!

  兩位有進步了,都有註明出處,真是孺子可教也。

  孺子可教的出處:《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我們大家一起進步吧!
22樓
樂不思蜀:比喻因為太快樂逍遙而忘本。
典故:
三國蜀漢亡國後,後主劉禪被挾持到魏都洛陽。劉禪非但不知亡國恨,反而每天只知吃喝玩樂。
23樓
回應主賢!

  這個成語不錯,我們不妨用它來造個句子吧!

  各位同學從今天起放三天連假,到了週一可別樂不思蜀,要準時到校上課喲!
24樓
超群絕倫:比喻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他相比擬。
應該關羽說的吧!!!
25樓
回應宗賢!

  這句成語正確的說法應是絕倫逸羣

  語出《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記載: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羣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這段典故是說關羽守荊州時馬超來降,由於非舊識,乃修書問諸葛亮馬超的人品,有誰可比類。諸葛亮回信說不及您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收信後,很高興的將信展示給賓客看。
  所以,是諸葛亮稱讚關羽的,而非關羽說的。

  宗賢不可不求甚解呀!凡事要查個水落石出,怎可說應該呢?下次要再求證一下喲!
 
26樓

一親芳澤:

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御。」

27樓

偃旗息鼓

三國志蜀志趙雲傳》注:「偃旗息鼓,曹軍遺有伏兵,引去。」

28樓

對酒當歌

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29樓
回應俊瑋!

  資料出處是三國志‧蜀志‧趙雲傳》的夾注沒錯,但內文有誤,正確的資料詳下文:
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引自下列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16^131058117^809^^^0202004001080^@@1015156238#
31樓
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32樓
回應曉琪!

  車載斗量語出《三國志‧吳志‧吳主孫權傳》夾註記載:

吳書曰: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 學乎?」答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帝曰:「吳可征不?」咨對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又曰:「吳難魏不?」咨 曰:「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難之有?」又曰:「吳如大夫者幾人?」咨曰:「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 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吳主孫權派趙咨出使魏國,與魏文帝的一段應答,意思是吳國像我這樣的人是多了去,數都數不完,比喻東吳人才濟濟。

資料出處: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29^1998799694^802^^^5020200400030002@@1154583808#。
33樓
34樓
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鍊才能成器
35樓

伯仲之間

曹丕典論:「傅說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

36樓
回應芊慈!

  伯仲之間語出曹丕的《典論·論文》

  伯仲之間是說兄弟排行的次第在老大和老二中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

  在曹丕的《典論·論文》,其中有這麼一句:“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


  班固是個厲害角色,大家都知道,光是編《漢書》一件功業,足以讓他彪炳千秋。傅毅則是班固的同事,早年見漢明帝沒誠心求賢,就寫了《七激》來給皇上提個醒,引起天下轟動。後來,傅毅總算在朝廷任職,與班固、賈逵等一起校隊經典,期間寫了《顯宗頌》10篇,文名大得很,不比班固弱。可惜的是,傅毅活得不夠長,死於公元90年,具體壽命不知。人有才,也得耐活,所以,傅毅沒有像《漢書》這樣的大部頭傳世,後來的名氣也遠不如班固。

不過,曹丕還是給了一個公正的評價,認為傅毅與班固才華差不多,正所謂“伯仲之間”。

資料出處:http://www.bookstrg.com/DspPage.asp?Code=SY&Shu=201072

37樓
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閒,事業毫無成就。
38樓
回應雲翔及王翌!

  大器晚成語出《三國志‧魏書‧崔琰傳》記載:『始琰與司馬朗善,晉宣王方壯,琰謂朗曰:「子之弟,聰哲明允,剛斷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朗以為不然,而琰每秉此論。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  

  髀肉復生語出《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39樓
敬告Dear同學們!

  這則討論請就此打住,我們一起邁向傾城之戀吧!